时间: 1天前 人气: -
记者王伟、实习生李信报道:在近期落幕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女足比赛中,由前中国女足门将高红挂帅的深圳女足成功卫冕,勇夺冠军。这一成就不仅彰显了高红卓越的执教能力,也再次印证了她近年来在足球青训领域所付出的心血与努力。近日,在广州番禺的一场足球训练营中,高红接受了本报的独家专访,深入探讨了足球青训、校园足球以及其独特的执教理念,足球激情,燃爆梦想!立即观看
临危受命:高红执教深圳女足的挑战与突破
高红接手深圳女足并非偶然。离开恒大足球学校后,她来到华中师范大学龙岗附属中学(简称华附)执教。恰逢华附负责组建深圳市中学生女子足球队,以参加第14届省中运会。高红上任时,距离比赛仅剩一个半月。由于参赛规则限制,华附自身具备参赛资格的球员数量不足,难以独立成队。在深圳市教育局的协调下,高红从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和深圳市平冈中学补充挑选了所需球员,最终组建了一支由三所学校共25名球员构成的参赛队伍。
面对时间短、队员能力不足、教练团队缺失这三大核心挑战,高红首先着手组建教练团队。她了解到,自己曾执教过的一名国少队队员退役后在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担任临聘校园足球教练,便在深圳市教育局的协助下将其招入麾下担任助教。同时,高红积极寻求社会各界支持:深圳市社会青训机构“勇士连盟”无偿派出持有欧足联A级证书的守门员教练,并额外指派一名有半职业经历的年轻教练支援;专业康复机构“体思top sports”则以最低价格为球队提供康复支持。这些来自社会各方的鼎力相助,为球队的备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以赛代练:快速提升球队实力的策略
在训练方面,高红采取了“以赛代练”的模式。组队后,她立即联系了全国校园足球冠军队历城二中女足主教练姚波,将球队带到历城,通过共同训练和比赛,向冠军队伍学习。此外,球队还参加了由青州市外国语学校举办的“青外杯”全国女足邀请赛,以进一步了解球队的实际水平。高红表示:“我想通过比赛看看我们队原始的状态是什么样的,和强队差距有多大。”,足球狂潮,等你来燃!点击进入
结束山东的以赛代练后,高红带领球队前往恒大足校进行了为期三周的集训。恒大足校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包括专业的场地和设施保障。在此期间,高红开始精细打磨球队的战术细节,例如“进攻时如何通过拉开宽度等方法保持球队的控制权,防守时又该如何形成整体的行动”。她通过反复训练,努力将这些理念灌输到球员的脑海中。
集训结束后,队伍回到深圳,龙岗区体校、深圳青年人足球俱乐部等方面也为球队提供了天然草场地支持。高红对此深有感触:“从教育局调配队员,到学校保障预算,再到社会机构无偿支援,我们队最终能夺冠是离不开各方支持的,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深圳的校园足球环境很好。”在高红看来,深圳校园足球的深厚底蕴是球队夺冠的隐形基石。她如数家珍地提到:“这里有‘班超’‘校超’‘街超’赛事;这里的龙岗区、宝安区体校的女足梯队十分完善;体校生初中毕业能进入华附等高中‘边学边踢’,形成了稳定的人才输送链。”
控制型足球:高红的执教哲学与实践
高红的足球理念,在她执教的每一支队伍中都留下了深刻烙印。无论执教男女足、业余或精英队伍,她始终坚持“控制型足球”。她强调:“控制比赛、控制球权、控制对手,这是我的执教风格,从一开始就没变过。尤其在青少年阶段,一定要强调控球,这样才能打出更多的配合,才能把球员的技术、意识、智力各方面的特点展现出来。”
针对国内普遍存在的“校园足球球员水平较低无法打控制足球”的误解,高红认为:“理念才是引导技术提升的核心。”她坚信控制型足球的风格既适合中国球员特点,也符合现代足球发展的趋势。青少年阶段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需要通过系统方法建立风格基础,成年后再学习灵活调整。她指出:“没有青少年时期的积累,成年后很难适应不同体系。”
作为球员,高红曾是中国女足的国门,并有留洋经历。退役后,她前往欧洲足球发达国家深造,拥有执教国字号的履历,也曾在全国知名足球学校担任竞训总监。她将自己的足球生涯视为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近日,她参加了在广州番禺木生缘足球场举行的爱科诺球商训练营,期间她惊喜地发现,一群普通的校园足球爱好者在接受理念灌输和战术拆解后,短短三四天就从“胡踢”变成了“会踢”。
高红认为:“把概念讲清楚,告诉球员该做什么、怎么做,他们的改变会很明显。”她相信,当球员对足球有了共同理解,并且这种理解与国际足球接轨时,技术的提升便水到渠成。她始终坚持:“无论带国字号还是校园队,我的理念从未变过——要踢得好看,更要踢得有想法。”在高红看来,“美丽足球”和“胜利足球”并非相互割裂,无论是顶尖球员还是基础体校队、校园足球队,她都坚持这一标准,足球赛事,尽情燃烧!点击观看
育人功能:足球不仅是身体对抗,更是头脑较量
“足球不仅是身体的对抗,更是头脑的较量”,这是高红的核心执教理念。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比赛中,她着力改变队员“踢简单足球”的习惯。她坦言:“她们过去对足球的认知可能比较简单,更多是打直接的足球,怎么转变她们的观念是个巨大的挑战。”
日常训练中,高红会精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训练内容,持续激励并引导队员突破自我,勇敢跳出舒适区。她会通过开队会、一对一谈话等方式,告诉那些训练专注度不够的队员“舒服就意味着没进步”。她承认,改变习惯的过程充满困难,有的队员会抵触、觉得太累,但随着核心球员带头坚持,其他人也逐渐跟上。
高红深知,临时组建的队伍最缺乏的是凝聚力和目标感,因此她着重为队伍做好“定位”。她认为:“深圳是移民城市、国际化都市,我们的足球要体现进取心、自信心,要和城市精神相符。”她鼓励队中球员以主人翁姿态投入到训练和比赛中,甚至让球员采访自己的家长,询问他们为何来到深圳,以及在深圳打拼遇到困难时如何坚持。高红这种“植入DNA”的教育方式,让队员们逐渐明白“这支队伍不仅是踢球,更是要展现生命的韧性”。
热爱与坚守:青训路上的不懈追求
自2012年以来,高红从事青训工作已近14年,期间经历了无数艰难时刻。支撑她走到现在的力量,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热爱”。她表示:“无论是对这项运动,还是对这个职业,我都是热爱的。我觉得在这里找到了我人生的意义。”
青训中常常面临“成绩压力与长期培养”的矛盾,高红指出这正是中外青训的差异所在,很大程度上源于“眼光是否长远”。她认为:“欧美足球有百年历史,青训目标清晰——培养能经受市场考验的精英球员,所以他们耐得住寂寞。”而中国职业化时间短,青少年阶段常以比赛成绩衡量成功,却忽视人才培养标准的明确性。高红强调:“我们应该根据职业队、国家队需要的人才标准来制定培养方案,不能只看短期成绩。”
高红对校园足球的定位有着深刻的认识。她认为其首要目标是提高青少年体质,让足球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其次是扩大足球人口,弥补中国足球的弱项;最重要的是,发挥足球的育人功能,培养青少年的优秀品质和能力,从而提升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
上一篇: 曼联耻辱出局:记者揭示文化根源,离队球员为何焕发新生
下一篇: 没有了